县域肿瘤防治中心-千县工程
一、建设背景
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,提高基层医院的肿瘤诊疗能力变得尤为重要。县域肿瘤防治中心作为“千县工程”的一部分,旨在通过体系协同、资源整合、模式创新,全面提升县域肿瘤综合防治能力。这一建设背景反映了国家对癌症防治工作的重视,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提升肿瘤诊疗能力的迫切需求。通过构建以县医院肿瘤科为核心,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平台的防治网络,加强上下协同,构建辐射县域肿瘤防治网络,旨在提高县域内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5年生存率,实现肿瘤患者的治疗回流县级医院,管理下到基层医疗机构,提升主要癌肿的早期诊断率和5年生存率。
二、项目概述
通过建设县域肿瘤防治管理平台,智能收集、汇总、分析各医疗系统的肿瘤患者健康信息,生成区域肿瘤患者疾病谱数据,结合医康智脑的分析引擎,对县域肿瘤患者进行智能分组,通过体系协同、资源整合、模式创新,全面提升区域肿瘤综合防治能力,开展“防、筛、治、管、康”服务,为县域肿瘤患者提供全周期闭环管理,加快提升区域肿瘤疾病诊疗水平,健全区域肿瘤防治体系,提高患者生存质量。
三、建设目标
1、进一步完善癌症防治体系,危险因素综合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;
2、癌症筛查、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水平显著提升;
3、癌症发病率、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;
4、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%及以上并持续提高;
5、提高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;恶性肿瘤医疗费用构成比趋向下降拐点;
6、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,生存质量获得明显提升。
四、建设内容
(一)咨询规划服务
提供行业专家咨询服务,涵盖全面的政策解读、政策建议、资源整合、规划设计、运营管理及专题活动,以及业务优化等方面的专业指导,为区域打造科学、先进的肿瘤防治模式,满足医院、区域医疗健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。
政策解读:提供最新肿瘤防治相关政策的解读和指导,帮助项目与国家政策方向保持一致。
政策建议: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,提供政策建议,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更有利的政策措施。
资源整合:根据评估结果整合现有医疗资源,调研区域业务与专科发展需求,推动实现区域健康发展目标。
规划设计:详细评估区域内肿瘤的现状和管理需求,设计肿瘤防治中心的业务功能模块,如管理需求设计、业务功能设计、质控体系设计等。
运营管理:组建专业的运营人员,设计和优化工作流程,建立质量控制体系,以及对现有业务的数据整合分析。
专题活动:组织行业专家举办专题活动。
(二)信息平台建设
通过肿瘤防治平台支撑肿瘤“防、筛、治、管、康”全闭环管理业务,实现全县服务同质化,构建就医体验更好、负担更小、医防融合更高效的肿瘤防控“网”,居民提供更全面、便捷、高效的肿瘤防治服务,提高全民健康水平。
(业务全景)
(三)项目运营
管家式运营服务,协助医院可持续发展。